盖刷星闻 社会 春运坚守:铁路民警的别样年味与乡愁

春运坚守:铁路民警的别样年味与乡愁

春运坚守:铁路民警的别样年味与乡愁

从青藏高原到江南水乡,从汾河平原到齐鲁大地,天津铁路公安处民警中有很多家乡在外地。这个春节,他们再一次坚守在春运一线,把乡愁留在心间。

“把思乡放在心中”

天津铁路公安处特警支队民警洛桑单巴,来自西藏拉萨。自2019年入警以来,他甚是思念家乡的味道——“滴达”。

“滴达”,学名藏茵陈,既是一种藏药,也是一种食材,苦味中藏有芳香甜味。在他的家乡,人们用它的嫩芽嫩茎叶炒着吃、煮汤或者泡茶。对于他来说,“滴达”就是家的味道。

去年9月底,洛桑单巴步入了婚姻殿堂,但因为工作需要,尚未结束蜜月,他便主动奔赴天津投入工作。而爱人作为山南市一家职业培训学校的校长,工作也很繁忙,很难有时间来天津探望他。对爱人的思念,时刻萦绕在心头,二人只能利用工作间隙通过微信视频倾诉心声。

天津铁路公安处特警支队民警洛桑单巴正在服务旅客(受访者供图)

其实,在特警支队这支年轻队伍中,洛桑单巴并非个例:队员邓怀义家住山东德州,妻儿老友都在老家;队员王若曦、张腾飞年前刚刚完婚,新婚后的第一个春节他们就坚守在岗位;队员冀相鹏、李冬阳、李彪、任琦、王一伦、刘永玺,分别来自5个省份,入警后的每一个春节都在岗位上度过……

无畏艰苦,迎难而上。在训练中,他们挥汗如雨;在靶场射击中,他们弹无虚发;在体能拉练中,他们全力冲刺,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严寒酷暑,他们始终如一,把思乡之情放在心间。

“为了坚守的承诺”

天津西站派出所民警陈紫微,出生于安徽。她最喜欢吃的就是老家香辣咸香的淮南牛肉汤,那是儿时的味道,更是年的味道。在漫长的时光中,这个味道与故土融为一体。

2018年,陈紫微走出校门成了天津西站派出所的一员。很快大家发现,这个温柔的女孩其实内心果敢坚毅,身处执勤一线,不论站岗执勤、巡逻巡视、值班执勤,她从不叫苦说累。

天津铁路公安处天津西站派出所民警陈紫微和同事制定工作计划(受访者供图)

去年,天津西站派出所成立了综合指挥室。面对新的挑战,她主动请缨,挑起重担。指挥室是一个新成立的部门,许多工作都需要学习,她有担当、有热情,很快就成长为独立处置各种警情的“多面手”。

今年,她第三次坚守在春节岗位上。看着津门万家灯火,不免泛起乡愁。除夕,她给家人打去问候电话:“妈,等疫情退散,春暖花开了,我接你来天津玩。”善解人意的妈妈鼓励她:“有你这样的女儿,妈心里特别骄傲!”

对于无数个和陈紫微一样奋战在春节岗位上的民警而言,“坚守”是他们对旅客群众的承诺。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,他们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万里铁路线,为广大旅客平安出行构筑起一道防护网。

“凑不齐的年夜饭”

天津铁路公安处永清站派出所民警岳章元巡视回来,已是一身寒气。将煮好的热饺子蘸了酸酸的独流醋,一口吞了下去。年夜饭,派出所的民警们从未凑齐过,因需要对辖区线路进行不间断巡控,每年都得分批吃。

永清站派出所是一个偏远的货运线路派出所,管辖着津霸线55公里线路,地跨5个区县、13个乡镇。寒风凛冽中采集线路信息,瓢泼大雨里勘察涵洞积水……面对现实环境和工作强度的双重考验,民警们无怨无悔地扎根在沿线小所,将满腔热忱转化为认真工作的动力。

天津铁路公安处永清站派出所民警岳章元维护站车安全(受访者供图)

除夕当天,民警岳章元与远在宿迁身为护士的妻子视频通话。因疫情原因,二人都奋战在一线岗位,夫妻聊了会儿家常便匆匆挂断视频。纵使相隔千山万水,“云”相见也是团圆。岳章元揉了揉略微发酸的鼻子,依旧露出坚强的笑容。

“让百姓踏实回家”

26岁的刘禹彤是天津站派出所的一名民警,负责值乘天津到厦门的G325/324次列车。四千里路日夜飞驰,好事也被他从北做到南。

除夕这天,劳累了几个小时的他回到了乘警席,打开背包拿出女友亲手做的“爱心便当”,一口木须肉从嘴里甜到了心里,化解了丝丝疲惫。

几个小时前,两位旅客背着极其相似的双肩包,登上了刘禹彤值乘的G325次列车,巧合地坐在相邻的座位上,而其中一位下车时拿错了包。疾驰的火车上,刘禹彤带着焦急的丢包旅客马紧急调查联系。经过多方寻找,终于联系到了已经下车的旅客,约定一方邮寄、一方由刘禹彤返程时进行站台交接。

站台上,当刘禹彤把背包递给失主夏先生的那一刻,失主握住了刘禹彤的手:“多亏有你的帮助,有你们在,回家心里踏实!”刘禹彤笑着同他挥手道别。

春运开启的不仅是一段旅程,更承载着百姓对团圆的向往。在每一个旅客来往的车站中,每一辆满载期盼的列车上,每一条安全稳固的线路旁,都有一个坚守的“藏蓝身影”。冬夜里,寒风中,他们遥想着家乡的烟火,品尝着“别样的年味”,坚定守护着万家灯火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盖刷星闻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

作者: 饭制解析

上一篇

已经没有了

下一篇

已经没有了

返回顶部